360網(wǎng)站安全檢測平臺" />
當前位置:首頁 > 逸聞趣事

走進中國古建,遇見真正的林徽因

發(fā)布時間:2024年04月07日     瀏覽次數(shù):801次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說起林徽因,人們對她更多的印象是她的八卦情史。

   冰心同她互撕,撰文與她爭風吃醋,轟動了整個京城;徐志摩為她曾經(jīng)放棄原配;哲學家金岳霖先生因為她而終身不娶,在自己的夢幻中孤寂一生……

   但人們卻不知道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她是清華大學教授,她曾經(jīng)參與設計了我國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梁思成所著的《中國建筑史》、《圖象中國建筑史》她也是全程參與。

   與建筑的巧妙緣分

   1920年她和父親林長民一起赴倫敦生活。幾個月的倫敦之行她驚嘆倫敦的建筑,有一日她走在倫敦的斯隆廣場,廣場平面為東西的一個不規(guī)則矩形,周圍由一圈道路圍合。

   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廣場,她對建筑這項融入了藝術與技術的事業(yè)開始著迷,她走遍了倫敦的所有大街小巷,瀏覽了不同風格的特色建筑,她的建筑夢在心里已經(jīng)悄悄發(fā)芽。

   1924年和梁思成一起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由于當時建筑系不招收女生,只得到美術學士學位:但畢業(yè)時取得優(yōu)異成績。

   1925年與聞一多、梁實秋、梁思成等籌建“中華戲劇改進社”,參加演出,交流戲劇藝術。

   鑒于當時建筑學位只授予男生的規(guī)定,林徽因只能以藝術學位畢業(yè)。

   一句話,讓她踏上尋找中國唐代建筑之路

   在倫敦完成學業(yè)之后,國內爆發(fā)了戰(zhàn)爭,她和先生梁思一起回到了戰(zhàn)火紛飛的祖國。

   因為當時日本一位學者曾說:中國已不存在宋、遼時代的更早的木構建筑,要認識唐代建筑,只有去研究日本飛鳥和奈良時代的實物。

   就是這一句話,1932年,梁思成、林徽因開始了建筑考察之路。

   他們踏上了尋找中國古建筑之旅。他們第一站薊縣的獨樂寺,開始風餐露宿,跑遍了中國的萬水千山。山西的小相村靈巖寺、山東興隆寺、陜西藥王山廟……都留下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腳步,8年踏遍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筑。

   她們始終堅信中國有唐代木構建筑,這是中國文化的自信,更是通過事實狠狠地打臉日本學者,他們的野外考察搜集整理資料更為中國建筑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參與設計我國的國徽與人民英雄紀念碑

   經(jīng)過多年的野外考察,之后他們回到了北京。林徽因和梁思成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

   同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需要設計我國的國徽,林徽和梁思成以清華組的名義參與設計,當選為國徽設計組成員,曾帶領清 華大學設計組提出大孔玉壁和五星、齒輪、嘉禾、國名組成的國徽草案。

   修正了中央美院張仃方案的建筑圖案與色彩,1950年6月20日,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定以清華大學深化的第二稿為基礎制成國徽。

   除參與設計國徽外,亦出任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組成員,設計了紀念碑底座和花環(huán)圖案。

   林徽因完成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美術設計工作。遺憾的是她沒有親眼看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竣工,她于1955年4月1日清晨與世長辭,終年51歲。

   一碑聳天立,英雄永不朽!

   第二天,《北京日報》刊登訃告,治喪委員會由張奚若、周培源、錢偉長、金岳霖等13人組成。

   林徽因的追悼會在金魚胡同賢良寺舉行。追悼會上,兩位摯友金岳霖和鄧以蟄聯(lián)名寫了一幅挽聯(lián):“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span>

   人們總想用風月故事蓋住一個女人的光芒,可是當你看到她在建筑史上留下的足跡,你便會感嘆她是如此的耀眼。

   林徽因的墓碑上刻著的不是梁思成之妻,而是赫然寫著建筑師林徽因六個大字,可見她在中國建筑史上是一個多么耀眼的存在。

   寫在最后:林徽因的一生是自由與灑脫的,她不畏懼世俗的眼光,把自己活成了一本書、一個傳奇。她才華橫溢、滿腔愛國情,在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上傾注了一生的心血。

                                                                        來源:絮語書時光